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日新月異,IDC產業發展迅速。時值十四五開局之年,IDC將成為重點發展產業。為了深入了解數據中心建設及規劃情況,由中國IDC圈牽頭舉辦的“聚焦優秀數據中心展示數字基石力量”2021年全國優秀數據中心點亮計劃(以下簡稱點亮計劃)活動正式啟動;顒渝噙x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數據中心,通過實地走訪,全方位展示一個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運營等整體發展歷程,展示優秀數據中心的核心競爭力,擴大企業的行業影響力,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
本期點亮計劃來到了坐落在中衛西部云基地寧夏移動園區的浩云長盛寧夏一號云計算基地,浩云長盛與寧夏移動合作建設的集裝箱機房項目(以下簡稱寧夏一號)并對寧夏移動項目經理朱斌及浩云長盛運維經理王道艷進行了采訪。
企業&數據中心概況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寧夏有限公司(“寧夏移動”)是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在寧夏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寧夏移動在我國西部經濟騰飛的進程中逐步成長,是寧夏社會信息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以網絡覆蓋廣、通信質量高、業務品種豐富、服務水平一流的綜合通信能力,惠及千家萬戶。
浩云長盛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持續性數據生態系統的實現者,專注于為政企客戶提供高品質的IT基礎設施、網絡通信、云計算應用服務以及一站式多區域資源服務,助力政企客戶推動大數據、云應用、信息化、政務及行業云等項目與平臺建設。
為全面深入推動西北地區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西北”工程建設,浩云長盛集團與寧夏移動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打造寧夏一號云計算基地,齊心協力為西北地區IDC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全面推動西北數字化轉型。
寧夏一號位于寧夏中衛西部云基地,按照GB50174 A級標準建設,機柜數800個,采用集裝箱式建設方式,集裝箱式的建設方法可將建設周期從原本的1~2年,降低至1~2月,大幅縮短了建設周期,擁有快速交付的能力,可滿足客戶快速上線業務的需求,實現服務器、機柜、微模塊、基礎設施的全方位監控。該項目從組織施工進場至首批交付僅歷時86天,如此規模復雜數據中心交付為國內業界少有。
東數西算,打造西部骨干節點
寧夏一號對于寧夏移動和浩云長盛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今年《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等一批政策性文件出臺,國家層面逐步引導數據中心向著綠色集約、自主創新、安全可靠及加強統籌等方向發展。
寧夏中衛作為我國“東數西算”及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重點城市,在此地區部署數據中心成為眾多IDC運營商不謀而合之舉。在朱斌看來,中國移動在寧夏中衛布局數據中心產業不僅是響應了國家“東數西算”的號召,對于中國移動來說,也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加政策上的優勢,完善中國移動在全國的數據中心產業布局。同時,寧夏移動探索低成本運營路徑,以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節能推動綠電+碳抵消,尋求‘零碳’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雖地處“數字荒漠”的西部地區,但據朱斌介紹,現階段寧夏一號數據中心到全國主要城市時延已可達到10毫秒以下,“隨著寧夏一號數據中心的建成,中國移動已將中衛區域網絡節點提升為骨干節點,建設了全區70%的互聯網出口帶寬和直達全國22個主要城市的直連傳輸鏈路,經過測試及客戶使用后的反饋,寧夏一號網絡層面上已經與東部地區主用數據中心要求達到一致,抹平了網絡劣勢,并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提供一體化服務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朱斌強調。同時,園區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合理規劃,采用集裝箱式建筑形式與傳統土建相結合的形式規劃園區,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業務需求,力圖打造西北首家大規模超算數據中心;積極承接全國范圍內的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算力保障基地,高位推動西部節點發展。
外觀2寧夏一號云計算基地
DJI_0978.MP4.00_00_03_54.Still001數據中心—機房
DJI_0968.00_00_12_38.Still002配電室
DSC_6870走廊
消防設備消防設備
柴發柴油發電機
冷凝塔蓄冷罐
冷卻設備水冷設備
雖然寧夏一號交付周期極短,但是品質絲毫不減。據王道艷介紹,數據中心按照A類機房標準建設。值得注意的是,集裝箱式的建設方法除了交付周期短以外,還有綠色化的優點,這點與我國 “雙碳”戰略目標“不謀而合”。“寧夏一號數據中心除了在建筑層面被評為全國綠色建筑以外,在用電方面也采用了綠電。”王道艷表示。
現階段,寧夏一號入駐客戶主要以BAT、工業互聯網、金融、政府機構、以及制造業為主,“浩云長盛可為客戶提供云基地投資與建設、增值電信業務、云平臺服務等三大業務服務,目前來看,仍以互聯網用戶為主要客戶群體。”王道艷表示。
多角度著手 打造綠色數據中心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是高載能行業,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數據中心碳中和成為整個IDC產業關注的焦點。數據中心的節能減排要從多方面考慮,涉及到選址、設計、土建、節能技術應用、綠電綠證購買,以及運營運維等多方面。
從選址角度出發,中衛地質穩定,不處于地震帶上,且因地處西北,年均溫度僅為20℃左右,是建設數據中心的“沃土”,朱斌表示,寧夏一號全年冷機啟動時間約為3個月左右,大幅降低了數據中心制冷能耗。
設計層面,數據中心采用集裝式建筑方式,具備可復制性,擴容性強,并且可實現服務器、機柜、微模塊、基礎設施的全方位監控,在縮短建設部署周期的同時,降低了建設過程中的碳排放,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與此同時,寧夏一號采用水冷制冷模式,在正常工況下,除夏季較熱的時間段外,夜間采用制冷冷水降低溫度,白天將冷凍水進行循環,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朱斌表示。據記者觀察,在數據中心北側,有大面積光伏發電設備,因地處相對海拔較高,光照較充足,數據中心綠電應用占比較高。
在王道艷看來,雙碳時代,數據中心將更將往綠色節能趨勢方向發展,節能降耗將成為行業主旋律,“浩云長盛作為IDC領軍企業,將從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設計、建設、運維及集團各個方面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達成。”王道艷強調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據中心運維層面,寧夏一號可以實現運維管理的智能化、可視化,同時,建立了完善的能耗及PUE管理體系,運維團隊深度參與數據中心科研、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驗證測試、運維運營、改造更新、報廢更新等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浩云長盛基于多年數據中心運營經驗,形成了獨特的運維理念,在寧夏一號數配備了20余名經驗豐富的運維人員,保障一線運維工作,“運維團隊負責包括內部審計、前期接入,運維過程中管理審核等工作,保證在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內,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運維服務。”王道艷談到。
寧夏一號是寧夏移動與浩云長盛在國內數據中心中布局中的重要節點,對于寧夏中衛,乃至整個西部而言,是推動西北地區數字化轉型,彌合西部數字鴻溝,發展西北地區數字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一環。